要闻

江津简介

2019-03-13 16:58    来源:江津网
2019-03-13 江津首页

一、重庆市江津区

江津以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始建于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建县史,1992年撤县设市,2006年撤市设区。江津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陈独秀晚年寓居地,是中国长寿之乡、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花椒之乡、柑橘之乡、中国生态硒城、中国富硒美食之乡,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

江津几江城区全景

江津是幅员人口大区。江津位于重庆西南,东邻重庆市巴南区、綦江区,南界贵州省习水县,西接重庆市永川区、四川省合江县,北靠重庆市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全区幅员面积3218平方公里,东西最宽处80公里,南北最长处100公里,辖5个街道、25个镇,总人口近150万人,幅员面积和人口分别排全市第9位和第4位。

江津是传统工业强区。江津工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长风、重齿、晋江等多家大型国有军工企业迁入江津,使江津工业鼎盛一时。江津工业园区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政府首批批准的16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由双福工业园、珞璜工业园、德感工业园、白沙工业园组成,2015年成为继重庆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园后的全市第三个千亿级园区。基本形成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工业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连续15年跻身重庆工业十强区县。东风小康是我区首家产值超100亿元企业,重齿公司、重庆潍柴、玖龙纸业荣获重庆市长质量管理奖。以富硒产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2020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

江津是城市发展重点区。江津是重庆西南向综合交通枢纽,是重庆南向通道开放门户,境内长江黄金水道127公里(占全市近1/5),重庆二环高速、三环高速、渝泸高速、四面山高速(重庆江津至贵州习水)在此交汇,成渝铁路、渝黔铁路、渝贵铁路穿境而过,轨道交通5号线加快建设,3号线远期将延伸于此,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的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和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的珞璜长江枢纽港先后建成,水公铁联运交通优势明显。江津是承接重庆主城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有200平方公里在重庆二环高速以内,集聚了双福农贸城、和润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等一批市级专业市场。江津是滨江山水城市,城区鼎山巍立,几水环绕,三桥飞跨南北,二十公里滨江路四季花香不断,造就了“一江两岸、四十里滨江”的美丽画卷,是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

江津区位交通图

江津是人文旅游之区。江津历史悠久,古往今来,涌现出明代工部尚书江渊、共和国开国元勋聂荣臻、“联圣”钟云舫、“白屋诗人”吴芳吉等杰出人才,中科院院长周光召、两弹元勋邓稼先、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等现代英杰曾就学于此。境内有天下第一长联、天下第一奇联、西南第一庄会龙庄、长江边第一大佛石门大佛、千年古刹四面山少林寺、千年古观朝源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古镇、塘河古镇、白沙古镇、重庆旅游新地标爱情天梯等人文景观,有绵亘百里、四面飞瀑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公园之一的四面山,有中国最美十大瀑布之一的华夏第一高瀑望乡台瀑布,旅游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历史沿革

江津,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南北朝之前都是江州县属地。

南北朝时期,南齐武帝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建县,为江州县。西魏(553-557年)改为江阳县,兼置七门郡,县治在今江津顺江;北周孝文帝元年(557年)县治迁至今几江。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撤销七门郡。开皇18年(公元598年),因县城地处长江之要津而改江阳县为江津县,隶属于渝州。

唐代,武德三年(620年),划江津县西部设置万春县。武德五年(622年),改名万寿县。

宋朝,乾德五年(967年),撤销万寿县并入江津县。

元代,至元16年(1279年),属重庆路总督府自辖的录事司。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设置重庆府,江津仍属重庆。

清朝,江津县属四川省,康熙七年(1668年)改设川湖总督,康熙19年(1680年)又改为川陕甘总督治下川东分巡道重庆府。

民国元年(1912年),重庆蜀军政府与四川军政府合并,设重庆抚府,后改为川东观察使,辖川东南54州、厅、县,后改川东观察使为川东道,辖36县,江津均在其中。民国24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查区。

1949年12月属四川璧山专区;1950年,璧山专区划归川东行署;1951年1月,璧山专区由璧山县迁往江津县,改称为江津专区;1960年,江津专区驻地迁往永川,仍称江津专区,后改为江津地区;1981年改为永川地区;1983年2月撤销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江津县属重庆市辖;1992年,江津撤县设市,为省辖县级市,四川政府委托重庆市政府代管;1997年,江津市划归重庆直辖市管辖;2006年,江津撤市设区,行政管辖范围不变。

江津几江半岛夜景江津东部新城夜景

三、地理位置

(一)位置境域

江津位于长江中上游,北纬28度28分-29度28分,东经105度49分-106度38分之间,地处重庆西南部,东邻重庆市巴南区、綦江区,南界贵州省习水县,西接重庆市永川区、四川省合江县,北靠重庆市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

(二)地质地貌

江津四面高山环抱,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地形南高北低,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南部紧靠贵州以山区为主,长江横贯东西并绕城而过,呈“几”安形。北部华盖山等系华蓥山支脉,南部四面山区系云贵高原过渡到四川盆地的梯形地带。最高海拔1709.4米,主城区平均海拔209.7米。

(三)气候特征

江津属北半球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阴等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8.4℃,年平均日照时数114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01.2毫米。

美丽的平流雾景观


四、幅员人口

(一)幅员

全区幅员面积3218平方公里,东西最宽处80公里,南北最长处100公里,辖5个街道、25个镇,幅员面积排全市第9位。

(二)人口

2017年末,江津区常住人口137.4万人,户籍人口近150万人,排名全市第4位。其中,城镇人口71.5万人,乡村人口78.1万人。男性767598人,占总人口的51.3%。

江津鼎山公园江津四十里滨江路


五、城市区域

2017年12月,江津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江津区将坚持和完善区委“一三三六”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总体目标、把握三个发展定位、建设三大功能区域、突出六个更加注重”。其中,一个总体目标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发展定位是:重庆区域性重要战略支点、重庆现代化大都市重要功能组团、全市改革开放创新示范区;三大功能区域是:城市经济功能区域、现代农业功能区域、旅游生态功能区域;六个更加注重是: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开放发展、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更加注重全面从严治党。

城市经济功能区域由双福新区、滨江新城、几江半岛、支坪片区(“城市主轴”)和江津综合保税区、珞璜工业园、珞璜镇(“东翼”),德感工业园、德感街道(“西翼”)组成,构成“一轴两翼”空间格局。城市经济功能区域是江津的中心城区和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是江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主战场和集聚产业、人口的主要区域。其中,支坪组团与重庆主城九龙坡区仅一江之隔,有16平方公里土地在重庆二环以内,重庆绕城高速在支坪设有下道口,从支坪出发,半小时可到达市中心,50分钟可到达江北机场、重庆火车北站,到主城各区也均在1小时车程内。支坪片区为“江津未来城市拓展和形象展示的重要区域,综合保税区和珞璜工业园发展的后续支撑”,当前正致力于打造健康休闲城,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和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江津区正大力推进“城市主轴”同城融城一体化提升发展。

现代农业功能区域由白沙、石蟆、李市、油溪、先锋、西湖、石门、永兴、龙华、吴滩、贾嗣、杜市、朱杨、慈云、夏坝、广兴16个镇组成,是全区农业现代化的主战场。

旅游生态功能区域由四面山、四屏、蔡家、柏林、中山、嘉平、塘河7个镇组成,是全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核心区域。

六、经济

(一)江津工业园区

江津工业园区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政府首批批准的16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由双福工业园、珞璜工业园、德感工业园、白沙工业园组成,2015年成为继重庆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园后的第三个千亿级园区。江津基本形成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工业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连续15年跻身重庆工业十强区县。

1.双福工业园

双福工业园位于江津最北端、重庆近郊西部。目前,双福新区有九永、二环两条高速公路,三界、双福北与双福南三个高速互通,重庆市轨道交通5号线、17号线将在此设立站点,交通十分便利。双福工业园主要以汽摩整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物联网、机器人、商贸物流、智能制造、城市建设、养老养生、休闲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招商重点。

双福工业园目前已入驻工业企业400余家(规上124家),其中汽摩及零部件配套企业160余家,汽车4S店10余家,形成了集生产、科研、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汽车基地。园区已有重庆双福农贸城、和润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英利五金机电城等4个专业市场投入运营,西部水暖消防城已建成。园区高校云集,拥有重庆交通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在校师生超过6万人,开设专业200余个,园区依托高校资源及产业优势,打造了“蹇锡高院士专家工作站”“周远院士工作站”“江津区科创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和重庆东风小康汽车、重庆创精温锻成型、重庆渝丰线缆三个博士后工作站,推进入园企业和高校“产学研”良性互动发展。

双福新区东风小康

2.珞璜工业园

珞璜工业园于2005年设立,2006年被重庆市政府正式命名为江津工业园区珞璜组团,简称珞璜工业园,是省级特色工业园。园区位于重庆南部,毗邻巴南区,与大渡口、九龙坡区仅一江之隔,处于重庆绕城高速以内,是中欧班列(重庆)新起点,长江经济带上的“水公铁”综合交通枢纽。先后入驻海亮集团、宁波金田铜业、香港敏华、德国杜拉维特、香港玖龙纸业、韩国现代EP、伟星新材、宝湾物流、中国物流等企业930余家,协议引资超209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中国500强企业6家、民营企业500强4家、行业100强16家、上市企业13家、外资企业10家,已投产企业540余家。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2.1亿元。

园区凭借毗邻主城的区位优势,依托“水公铁”交通物流枢纽及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努力建设成为重庆南部集“大口岸”“大枢纽”“大基地”为一体的产城融合新城。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智能终端及配套、现代物流等产业。

珞璜工业园重通成飞风电叶片

3.德感工业园

德感工业园是江津工业经济主战场,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首批16个特色工业园之一,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德感工业园地处重庆绕城高速经济带,与重庆沿江工业走廊叠加,毗邻重庆主城,位于江津城市经济功能区“西翼”,距重庆高铁西站约30公里、重庆解放碑约50公里、江北国际机场约70公里。园区总体规划建设面积22.43平方公里。

园区拥有“一江两铁多高速”综合交通优势。园内建有国家级深水良港、年吞吐能力400万吨的兰家沱作业区,规划建设年吞吐能力460万吨级粮油专用码头和大件专用码头;园区距渝昆高铁江津站3公里,成渝铁路穿境而过并设有古家沱货运编组站;园区周边紧邻重庆绕城、重庆三环、成渝、渝黔、江合、江习(重庆江津至贵州习水)、合璧津等多条高速公路干线,可实现快捷畅达的“水铁公”一体化联运。

园区投产企业24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7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德感工业园以打造国家级装备制造基地与粮油食品加工基地为定位,主要发展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其中装备制造业投产企业128家,粮油食品加工业投产企业18家,其他产业投产企业101家。园内有瑞士ABB集团、中冶科工集团、中船重工、中国兵装集团、三一重工、中粮集团、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新兴际华集团、北汽集团、华电集团、中航工业等11家世界500强企业,集聚了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红蜻蜓、福达坊五大粮油品牌。2017年,德感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536.2亿元。

德感工业园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

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

4.白沙工业园

白沙工业园成立于2011年,是江津工业园区“一区四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重庆市机械加工基地和白沙城市拓展新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富硒食品)深加工、机械加工、新型材料三大产业。园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园区,紧邻重庆绕城高速和四面山高速公路,渝泸高速、重庆三环高速公路穿园而过,正在修建的白沙长江大桥和合璧津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将高速、铁路货运站、码头实现无缝连接,形成“水公铁”联运优势,未来综合交通物流优势将更加凸显,区位优势突出。

近年来,园区累计引进江小白酒业、骄王天然产物、三易食品等工业项目170个,协议引资逾250亿余元。201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5.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完成38.5亿元。

当前,白沙镇正着力讲好白沙千年人文故事,在积极推进白沙“文博城、影视城、酒城”三城同建,即“整合多元文化,建设白沙文博城”“融入智能元素,建设重庆影视城”“传承百年技艺,建设烧酒文化城”,进而将白沙打造为最具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白沙工业园

(二)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于2017年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重庆继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之后的第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规划面积2.21平方公里,网外配套区面积27.9平方公里。2018年7月5日,江津综保区封关运行。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地处重庆主城南部、绕城高速以内,是西部地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向西通过中欧班列(重庆)国际铁路大通道连接中亚及欧洲地区;向东沿长江黄金水道贯穿长江经济带,实现江海联运;向西南可通过渝昆铁路连接泛亚铁路,辐射东南亚各国并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目前,正加快建设重庆—东盟冷链、水果分拨中心。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国家级开放平台的作用,以保税加工为主导、保税物流为支撑,保税服务为链条,围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大宗物资和跨境电商等开展招商引资,围绕口岸和保税功能完善升级、通关物流效率提升、国际多式联运、临港产业发展推进制度创新,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融合,努力建成重庆西北向和南向大通道的重要开放引擎和加工贸易基地。

江津综合保税区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的区位图

(三)农业

2017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8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6.7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54.2万亩、产量67.1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4.3万亩、产量1.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55.1万亩、产量92.8万吨,花椒种植面积50万亩、产量25.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8.2万亩、产量29.4万吨,茶叶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1660吨,水产养殖面积6.0万亩、产量2.7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2.9万亩、产量6948吨。

1.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

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于2009年8月启动建设,位于江津腹心地带,面积120平方公里。先后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市级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鲁能、两江艺农、锦程等77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80家,形成5万亩优质粮油、晚熟柑橘、蔬菜、花椒、特色养殖(畜禽、水产)等特色富硒产业基地和1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培育雨仙农谷、益可家、浩丰鸡蛋等富硒品牌20余个,建成鲁能美丽乡村、创丰雨仙农谷等一批观光休闲农业基地,2017年,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园区农业总产值达16.69亿元。

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

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七彩梯田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鲁能美丽乡村

2.江津富硒产业及名优特产

2012年6月13日,江津区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截至2018年7月,江津区百岁老人已达152人,百岁老人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约占重庆总数的1/10),是目前重庆市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

经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历时一年多的调查显示:江津区中硒及高硒土壤占比为90.21%,土壤硒含量适中,分布合理,所出产的大部分农产品富硒;江津人长寿,除环境宜居、心态平和、习惯良好等因素外,还与当地土壤和食品中富含硒息息相关。

从2013年起,江津立足富硒资源优势,坚持“富硒富民”,走以富硒产业为核心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目前,江津已形成了粮油、蔬菜、畜禽、花椒、茶叶、水果、水产、中药材八大富硒绿色产业。截至2017年底,已建成富硒种植基地40万亩,打造特色品牌37个,认证富硒产品52个,获评“中国富硒美食之乡”“中国生态硒城”。

江津富硒茶江津富硒农产品

(1)江津花椒:江津是“中国花椒之乡”,早在公元14世纪的元朝就开始种植花椒。境内花椒种植面积50万亩,位居全国三大花椒基地之首,鲜花椒年产量26万吨左右,占据全国20%的青椒份额。江津花椒是重庆市最著名的三大特色农业(江津花椒、涪陵榨菜、奉节脐橙)之一,2017年总产值达到30.6亿元。

富硒花椒“椒王”产品

(2)江津白酒:江津酿酒历史悠久,以盛产高粱白酒享有“酒乡”之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土特产辞典》,产自江津的“几江牌”白酒被列入中国97种名优白酒之中。“几江”牌白酒1988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3年获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银奖与“五朵金花”一并被评为首届七大“四川省名牌产品”白酒,1998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名酒”和“重庆市首批著名商标”。2014年,江津酒厂集团旗下的53°元帅酒和42°钓鱼城酒荣获“重庆十大名酒”称号。

江津白酒

(3)江津米花糖:原为太和斋米花糖,始创于1910年,1979年被四川省商业局评定为优质产品。1985年,“玫瑰牌”油酥米花糖获得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6年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名牌食品”称号。1997年获重庆市著名商标。江津米花糖名牌有:“玫瑰”牌、“荷花”牌、“几江”牌、“芝麻官”牌。

江津米花糖

(4)江津柑橘:江津是“中国柑橘之乡”,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2006年“渝津牌”江津锦橙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江津柑橘种植面积现已达20万亩,年产量19.4万吨,早熟有温州蜜柑,中熟有渝津橙、卡拉卡拉等,晚熟有清见、默科特、W•默科特、塔罗科血橙等。其中,塔罗科血橙获得“重庆名优柑橘金奖”,W•默科特获得“重庆晚熟柑橘节优质柑橘金奖”,卡拉卡拉脐橙获得“重庆晚熟柑橘节优质柑橘银奖”。

江津柑橘

(5)江津芝麻杆:江津芝麻杆的做法历史悠久,以芝麻为主要材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工制成。芝麻杆里含有丰富的芝麻,而芝麻有显著的医疗保健作用。江津芝麻杆从原辅材料取料到整个制作过程,秉承纯天然配方按最传统、最严格的工艺流程和管理程序生产,无论品牌、品质、产销量均为该行业和国内消费市场的领袖和标杆。“芝麻官”牌为江津芝麻杆的名牌产品。

江津芝麻杆

(6)江津石蟆镇橄榄:是重庆江津的特产。石蟆镇是重庆唯一规模种植橄榄之地,是重庆市命名的“橄榄之乡”。目前该镇橄榄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鲜橄榄2000—3000吨,占全镇农业总产值30%,橄榄已成为该镇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江津石蟆镇橄榄

七、交通

(一)公路

截至2017年底,江津区普通公路里程累计650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63公里,二级公路531公里,三级公路105公里,四级公路3875公里,等外级公路1926公里。境内高速公路191公里,主要有绕城高速、渝泸(江合)高速、四面山高速公路(重庆江津至贵州习水)、江永高速等。行政村公路通畅率100%,客运覆盖率100%。

截至2017年底,通过江津区的主要交通线路和枢纽有:江津公路长江大桥、几江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观音岩长江大桥、白沙沱长江大桥、新白沙长江大桥、地维长江大桥、210国道、渝昆高速、渝黔高速、重庆绕城高速、渝泸高速等。

重庆绕城高速江津长江大桥江津鼎山长江大桥立交

江津四面山高速公路笋溪河特大桥(重庆第一高桥)江綦高速西湖段

(二)铁路

成渝、渝黔、渝贵铁路交汇江津,铁路总里程达161.5公里,火车站16个,其中三级站4个。2018年1月通车的渝贵铁路,在境内设有珞璜南站,直接实现了江津至贵阳2小时,江津至广州6小时。目前,渝昆高铁已开展预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在江津滨江新城设站。未来还规划有沿江铁路、永川-江津-綦江铁路、市郊铁路西环线等。

渝贵铁路珞璜南站

(三)轨道交通

在江津区内规划有5号、17号、19号等重庆轨道交通线。其中,轨道交通5号线延伸线江津段已开工建设,在江津境内设双福站、享堂站、江津高铁站、圣泉寺站4个站,计划2020年建成投入营运。规划中的轨道交通5号线江津段二期工程(江津至鱼洞段),将从滨江新城跨江延伸至江津几江半岛,往东经支坪组团、珞璜组团至巴南区鱼洞。

重庆轨道交通

(四)水运

江津因位于长江要津而得名,历史上就是长江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长江、綦河、笋溪河、塘河等主要干支流通航水域306公里,其中,长江干线127公里,是重庆长江岸线最长的区县,占全市长江航道里程近五分之一。而今,江津区是重庆市航运中心的枢纽型港区,是重庆开放高地的重要水运开放口岸。经过近年不断建设,建成生产性泊位53个,玖龙纸业码头、珞璜枢纽港一期等一批现代化港口相继建成投用,港区年通过能力提高到2200万吨、55万标箱。正在建设的重庆市四大枢纽港之一的珞璜港,设计通过能力2000万吨、100万标箱,到2020年,全区通过能力将达到2600万吨、115万标箱。珞璜枢纽港与比邻的重庆江津综保区、珞璜铁路枢纽物流园成为西南地区水公铁综合运输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综合交通枢纽。境内港口可通过208公里高速公路,连接云贵川黔周边省市;港口铁路专线连接渝新欧可直达德国杜伊斯堡,南向铁路可达昆明、贵阳、南宁、北海。向东是江海联运,2450公里直达上海港。


八、社会事业

(一)教育

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高等教育学校7所,在津学生65220人,在津教师3485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44所,小学9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361所。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757人,普通中学教职工4970人,普通小学教职工4449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20人,幼儿园教职工3810人。

江津区境内高校主要有: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

(二)科技

2017年,全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94家、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285个。申请专利409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373件;获得专利授权量2229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0件。

(三)文化

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各1个,陈列馆2个,名人故(旧)居7个,艺术表演团体30个,电影放映队33个,镇街综合文化站29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座,电视差转台2座。出版各类报纸302期906万份,馆藏图书5.4万册。组织综合性文艺演出1380余场次,其中乡镇演出1100余场次。201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3.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1%。

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江津已培育出了爱情文化、楹联文化、古镇文化、长寿文化、名人文化、抗战文化等六张特色文化名片,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承继城市文脉。目前,江津区已完成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程序。

(四)卫生

截至2017年底,江津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29个。其中医院14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7个,民营医院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1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门诊部(所)250个,村卫生室82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局1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01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140人,注册护士2374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33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1.7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755张,其中区级以上医院4579张,镇街卫生院2964张。


九、江津名人

“千古风流地,人文荟萃城。”江津,江流万古津润八方,万里长江第一津。公元487年(南北朝)建置县,历经1500余年。这里,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走出了名垂青史的明代勋臣江渊,针砭时弊的中华联圣钟云航,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聂荣臻,慷慨放歌的爱国诗人吴芳吉……据《重庆历史文化名人录》记载,先秦以来重庆100位历史文化名人中,江津籍名人多达10人。此外,还有大批江津文化名人、著名专家学者、两院院士等。

(一)江津籍文化名人

1.聂荣臻(1899.12—1992.5),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吴滩场(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人。聂荣臻同志是杰出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2003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2.江渊(1400—1473),字时用,号定庵、可潜,别号竹溪退叟。明朝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江津县九龙铺(今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享堂社区)人,官至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3.钟云舫(1847.8—1911.1),名祖棻,自称铁汉、铮铮居士,清四川东道重庆府江津县青草背(今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人,被尊称为“联圣”,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4.卞小吾(1872—1908.6),清四川东道重庆府江津县稿子乡今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人,清《重庆日报》的创办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家、爱国实业家、辛亥革命烈士,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5.漆南薰(1892.9—1927.3),字树棻,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李市(今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人,经济学家、四川国民党左派活动家、革命烈士,2003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6.吴芳吉(1896.5—1932.5),号碧柳,自署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祖籍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德感坝(今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出生于重庆杨柳街碧柳院,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教育家,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7.冉钧(1899.5—1927.4),原名高镒,化名浩然,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双福黑林村(今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人,重庆和四川地区共产主义先行者,革命烈士,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8.李初梨(1900.4—1994.5),原名李祚利,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高占(今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人,曾任新华社社长、中联部副部长、党委书记,是我国文物收藏和保护的先行者,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9.谭祖尧(1902—1927.4),字述尼,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高占(今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人,李大钊秘书,著名革命烈士,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10.钟惦棐(1919.10—1987.3),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几江镇(今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人,著名电影评论家,曾任中国电影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11.邓若曾(1936.6—),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白沙镇(今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人,历任国家青年排球队教练,国家女子排球队教练、总教练。1981年、1983年、1984年、1985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5年离任,进入国家体委训练局咨询委员会。1997年组建重庆必扬邓若曾女排俱乐部。现已退休。

(二)江津籍两院院士

1.周泽昭(1901.12—1990.4),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著名医学家,外科专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特邀委员,1972年调任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周泽昭主要著作有《两性卫生学》、《救护手册》、《战争毒气病的病理治疗》、《战争外科学》、《儿哺育法》等。

2.李先闻(1902.10—1976.7),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长冲乡(今重庆市江津区长冲)人,中国植物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1948年7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1954—1972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筹备主任、所长,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参加了第9、10、11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并当选为第11届国际遗传学大会的副主席。

3.李亚农(1906.6—1962.4),名旦秋,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高占乡(今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人,著名历史学家。1941年赴苏北抗日根据地,历任新四军政治敌工部副部长、中华建设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华东研究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并筹建上海历史研究所,任所长。

4.夏培肃(1923.7—2014.8),女,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著名计算机专家。1960年,夏培肃成功设计试制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电子计算机,之后她负责研制高速阵列处理机并获得成功,于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周开达(1933.4—2013.7),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先锋乡(今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人,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在杂交稻育种理论和方法及应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先后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四川省首个该奖项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部省以上成果奖23项,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9年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999年被人事部记一等功,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蹇锡高(1946.1一),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著名高分子化工专家。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大连宝力摩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客籍江津文化名人与两院院士

1.陈独秀(1879.10—1942.5),字仲甫,谱名庆同,官名乾生,安徽省怀宁县(今安徽省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1938年流寓重庆江津,1942年5月病逝于重庆江津鹤山坪石墙院,享年63岁。2003年被评为重庆历史名人。

2.邓稼先(1924.6—1986.7),安徽省怀宁县(今安徽省安庆市)人,著名核物理学家。1940年到1941年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现江津二中)求学。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誉为“两弹元勋”。

3.周光召(1929.5—),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人,著名物理学家,在理论物理、粒子物理研究上卓有成效,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1941年到1942年在聚奎初中(现江津聚奎中学)14班求学。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第六届中国科协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誉为“两弹元勋”。

4.陈文贵(1902.8—1974.1),四川省重庆市永川县松溉(今重庆市永川区松溉)人,著名医学家和微生物学家。1914年至1917年在江津聚奎小学(今江津聚奎中学)第七班求学,1917年至1922年就读于江津县立中学(今江津中学)。抗战时期,他是揭露日军进行细菌战最早的见证人和控诉人。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调查、揭露与控诉了美国侵朝战争使用细菌的罪行,获朝鲜人民政府二级国旗自由勋章,回国后调任中央卫生部防疫司司长。陈文贵是国家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5.赵仁恺(1923.2—2010.7),江苏省南京市人,著名核动力工程专家。1938年至1942年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现江津二中)求学。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第二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荣获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研制我国核潜艇、为实现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1997年获“何梁何利”技术科学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任继周(1924.11—),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人,著名草地农业科学家。1938年至1941年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现江津二中)求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获奖人)。曾先后任全国科协第六届委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至第四届委员。

7.黄熙龄(1927.4—),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县人,著名地基基础工程专家。1942年至1945年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现江津二中)求学。主要从事地基计算、处理、土的性质与基础工程等的专题研究,在解决重要工程复杂地基的技术性问题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汪耕(1927.10—),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著名汽轮发电机专家。1938年至1945年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现江津二中)求学。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90年获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颁发的“世界著名人士证书”,并被列为《国际有成就著名人士录》(1991)年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涂铭旌(1928.11—),四川省重庆市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著名金属材料专家。1941年至1943年在四川省旅宜中学(后更名为几江中学,现江津田家炳中学)求学。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1991年享受政府津贴,1995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兼任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及四川省纳米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10.陈星弼(1931.1—),原籍浙江省浦江县,出生于上海,著名半导体器件及微电子学专家。1942年至1943年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现江津二中)求学。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电子部优秀教师,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1.丁衡高(1931.2—),江苏省南京市人,惯性技术和精密仪器专家。1939年到1945年在江津县私立三楚小学、三楚中学(现江津区白沙中学)求学。1985年~1996年11月任国防科工委主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6月8日晋升为上将军衔。丁衡高曾主持并参与突破惯性平台系统、仪表及器件的多项关键技术,是我国惯性技术有关学科领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同时当选中共第十三、第十四届中央委员。

12.赵鹏大(1931.5—),祖籍辽宁省清原县,出生于沈阳市,著名地质学家。1945年至1946年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现江津二中)求学。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克伦宾奖章,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亚洲人。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2011年5月6日,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经过提名和全体理事会会员投票,全票一致通过授予赵鹏大院士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

13.荣廷昭(1936.1—),四川省重庆市壁山县(今重庆市璧山区)人,著名玉米遗传育种学专家。1950年至1953年在四川省江津园艺学校(现江津二中)求学。现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选育了集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于一体的玉米自交系30余个和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杂交种40余个,累计推广近亿亩,新增玉米40多亿公斤。


十、景区景点

(一)生态文化之旅

1.四面山风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重庆市首批十大旅游度假区)

四面山景区位于重庆西南部,距离重庆主城区130公里,距江津城区90公里,属云贵高原大娄山北翼余脉,系地质学上的倒置山。景区于1988年被确定为重庆市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1年被评为中国风景名胜区摄影基地、中国网民最关注的十大景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公园”,望乡台瀑布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瀑布”,洪洞村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四面村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四面山爱情主题汽车影院露营地被评为“2013年中国十大自驾游宿营地”,2014年被评“重庆首批市级旅游度假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景”“江津四面山爱情朝圣之旅”全国十佳主题旅游线路,2015年被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森林氧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四面山景区幅员面积213.37平方公里,主要有望乡台、土地岩、龙潭湖、洪海、珍珠湖等八大核心景区(水口寺、坪山、大窝铺原始森林3大景区暂未开发)、128个景点,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极具游憩价值,是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

天下第一心

望乡台瀑布洪海湖冬韵

2.爱情天梯(中国爱情朝圣地)

爱情天梯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常乐村,距中山古镇18公里。上世纪50年代,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当时徐朝清有四个孩子,引来村民闲言碎语。为了躲避世俗的偏见,他们携手躲进深山老林,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互称“小伙子”和“老妈子”。虽然“老妈子”一辈子也没下过几次山,但为让爱人出行安全,“小伙子”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璧上开凿石梯通向外界,2万个日月星辰,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见证了当代日益稀缺的经典爱情!

2006年,“爱情天梯”获评“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两位主人公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12年,“爱情天梯”获评“重庆新地标”。2015年,“爱情天梯”获评人文胜地类“新重庆•巴渝十二景”。现在,两位老人已先后去世,但爱情天梯仍然在那里,成为情侣们心目中的爱情朝圣地。

爱情天梯

3.四面山少林寺

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南15公里外的白鹤村。四面山少林寺由原双峰寺扩建而成,双峰寺原名景德寺,又名双景寺,是西南少有之古代禅宗寺庙。始建于宋景德年间,寺名为朝庭所赐。据记载,盛时有僧徒五百余,庙产众多,庙田绵亘方圆数十华里。明清时,一度曾毁于兵乱和火灾,清康熙和光绪年间又两度重修。嘉庆年间,少林寺僧游方来此,传法授功,光大禅门。寺庙旁边的庞大古墓群,有保存完好的历代主持墓5座,明代和尚墓155座。双峰寺前有由500级巨型石板构成的大路,大路与山下的笋溪河连通。相传当年要到本寺出家,须能背起一块大石板,并修上一级石梯。

现在的寺庙,包括大雄宝殿、藏经楼、祖师殿、地藏殿、观音殿、钟楼、鼓楼、佛学院宿舍、佛学院教室等建筑,传承禅宗佛法及南少林武术。其中的石刻、壁画、楹联合称寺内三绝。

四面山少林寺

4.清溪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蔡家镇,是有名的国家水利风景区,也是江津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始建于1977年,举江津全县之力奋战7年建成。清溪湖水库大坝宏伟壮观、气势磅礴,高45米,坝顶长188米。清溪湖周边风光优美,露营基地受背包客喜爱,在这里,白日可赏清溪湖自然幽美风光,可溯溪河里摸虾钓鱼,可楠竹林里搭吊床悠然自得,可歇农家乐里谈天论地;晚上,听鸟声、观电影、捉萤火虫、喝夜啤酒、沿环湖道散步,远离城市的喧嚣,别有一番滋味。

蔡家镇清溪湖

5.黑石山风景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

位于江津区西南部,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市级森林公园,也是江津聚奎中学所在地。黑石山集山、水、亭、榭、桥、树、花、鸟为一园,美轮美奂。半个世纪前已入选美国出版的《世界风景名胜辞典》,被列入《美国旅游辞典》。这里有中国五十大书院之一的聚奎书院,“川东第一大礼堂”鹤年堂以及抗战遗址石刻群。始建于1870年的聚奎书院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抗战时期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到此讲学;鹤年堂在抗战时期也有许多名人到此演讲,其中包括陈独秀、冯玉祥等。山上林木茂密,高大的松、柏、樟、楠,约数千株。

百年书院—聚奎书院

6.石门大佛(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大佛寺位于石门镇境内,距江津城区50公里,1956年8月16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直辖以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正殿为七重飞檐歇山式顶,琉璃瓦盖,通高24.84米,依崖而建,雄伟壮观。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通高13.5米,属深浮雕近圆雕石刻,刻工精湛。佛像端庄娴静,慈眉善目,头戴宝冠,胸悬法轮,脚踏莲花,身披袈裟,全身贴金绘彩,自古有“长江第一大佛”之称。该造像是中国第九大佛,是世界最大的观音菩萨石刻造像。

石门大佛以“豪华瑰丽”著称。站在大佛寺顶端,可近距离观看观音菩萨的帽子,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帽子上有一笑容可掬的罗汉,凭添了人世情味。细看大佛上身,衣装花团锦簇,工艺之精湛,为全国大佛中绝无仅有。大佛脚底有一缕泉水,让山泉流到佛脚圣井,常年满而不溢。

石门大佛

7.重庆影视城

重庆影视城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白沙镇与重庆“老山城”时期的历史风貌相似,并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山地民居建筑,在这里可以找到老朝天门、老解放碑的影子,还有老巷子、吊脚楼、会馆、寺庙、书院等一应俱全。目前白沙影视基地发展初具规模,先后有《重庆谍战》《雾都》《母亲母亲》《开罗宣传》《不成问题的问题》等近90部电影、电视剧在此拍摄。2018年7月2日,白沙影业正式挂牌,重庆市文化委授予白沙影业为“重庆影视摄制一站式服务平台”,标志着白沙影视基地正式向着以智慧型、科技型、创新型为优势特色的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上档升级。

重庆影视城核心区

(二)古镇探秘之旅

1.白沙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化教育特色小镇)

白沙镇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江津区西部,曾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小香港”等美誉,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小镇。全镇幅员面积237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为重庆第一人口大镇,民居、洋楼、书院、会馆、寺庙、店铺等建筑,一应俱全,艺术精湛,折射出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化内涵。白沙古镇历史悠久,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建镇,拥有千担岩汉墓群,唐代大圣寺遗址,明代川主庙,清代聚奎书院。抗战时期,白沙作为陪都重庆的后方,成为陪都三大文化区之一,与重庆沙坪坝、北碚夏坝,成都华西坝并称为四川“文化四坝”,享有“歌舞圣地”“诗书画摇篮”“川剧窝子”等美称。白沙文化底蕴丰富,现存七七抗战纪念堂、鹤年堂、夏公馆、白屋文学院、朝天嘴码头等市级抗战遗址23处、占全市的15%。

古镇原有古街巷65条,至今形态完整、传统风貌连续的历史街巷有13条,总长8.5公里。东华街,全长2.5公里,由青石板铺就而成,如苍龙卧波,蜿蜒顺流而下。临江一边为石柱吊脚楼,吊脚最高达20米,国内罕见。石坝街,是明代时在35度的整块石坡上凿击阶梯而成,长千余米,是全国最长的整体石坝街道。板板街,是我国唯一幸存的最古老的廊坊式栈道木板街。

白沙古镇全国最高吊脚楼--白沙古镇东华街吊脚楼

白沙古镇元宵节

2.中山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山古镇是中国最美小镇;“千米长宴”获“节庆中华、传统节庆奖”。该镇拥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山地民居建筑群,是西南地区保护、开发、利用得最好的古镇。中山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地处渝、川、黔三省(市)交界处。古镇传承千年,文化底蕴深厚,曾集散渝、川、黔三省(市)边贸逾千年,是一座以“商德”为品牌,以“市场”为导向,以森林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支撑,以古庄园为亮点,以民风民俗为特色,以山水和谐、天人合一为理念而闻名于世的千年古镇。中山古镇老街沿笋溪河而建,全长1586米,有铺面453间;现保存完好1132米,铺面307间。整街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3至5米宽,建筑为穿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还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

中山古镇

3.塘河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南面,渝、川、黔结合部,塘河古镇文化底蕴厚重,有重庆市保护最完好的客家祠堂、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廷重祠;有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龙门庄园;有闻名渝、川、黔的道教圣地——清源宫;有重庆市最多、最险集古栈道、古石窟为一体的红岩硐寨群;有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安安送米”故事的发生地。塘河古镇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氛,至今仍延续着塘河古老的民俗习惯,如: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节划龙舟、赶庙会还有塘河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古代结婚习俗等。古镇现存明清古建筑群近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为塘河古街区、石龙门庄园、廷重祠三大部分。

塘河古镇塘河婚俗

4.石蟆古镇(全国重点镇,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石蟆镇是全国重点镇、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十佳生态宜居小城镇、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石蟆自元末建场,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原老街下场一巨石形如蛤蟆,人们称为蛤蟆石,石蟆因此而得名。蛤蟆石前百余步,石缝中有泉涌出,泉水清洌甘甜,人们在此建一水井名为蛤蟆井。

明正德五年(1510年)场镇西北侧建成的“清源宫”,因供奉秦朝治水功臣蜀州刺史李冰(民间奉其为川主),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远近闻名。清源宫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源宫每年举行四次庙会,分别是“上九会”“清醮会”“川主会”“灯杆会”。清源宫庙会期间,开展有传统祭祀、排街、唱川戏、非遗展演等,影响力辐射渝西、川南、黔北地区。“石蟆清源宫庙会”和“石蟆百戏伎艺”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蟆镇还拥有长江入渝第一岛“世外桃源”中坝岛、岱云馆、登云寺、望江千佛岩摩崖造像等一批优秀旅游目的地。

石蟆清源宫

5.吴滩古镇(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南部,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重庆市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境内文物古迹、古墓、古宅院、古树等各类文化遗产众多,有简朴的祠堂会馆建筑(陈家祠堂、田家祠堂、杨氏洋房、万寿宫),也有独具一格的民居大院(聂帅私塾、清代四合院、荣禄医社)、名人故居(聂帅故居、龙升贤故居)以及见证千年历史的4处崖墓群和名人墓(钟云舫墓、聂帅父母墓)。

此外,吴滩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极为丰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活动,如“烟火架”、楹联、民间传说、庙会祭祀、传统婚俗、薅秧山歌、围鼓戏、灯夹戏、划龙船、民间舞蹈(舞狮、舞龙、划花船、打铁水、扭秧歌、打腰鼓、打联枪、金钱板等),也有体现古代吴滩人技艺的木刻、石刻、传统高粱白酒酿制、麻糖杆手工制作、冰糖藕丸、芝麻园子、豌豆饼、绍子面等名小吃制作,发明的乌鱼片、粉蒸泥鳅等已成为江津名菜。

吴滩古楼古树

(三)人文风光之旅

1.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城郊,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重庆市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聂荣臻元帅陈列馆1999年11月19日建成开馆,园区占地350亩,背倚巍巍鼎山,面临浩浩长江,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碑馆合一的陈列馆气势宏伟,两弹一星纪念碑好似矗立在茫茫戈璧的火箭发射架,顶部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陈列展厅是聂帅一生功绩的真实再现,共分为五个部分展览,立志报国、开国元勋、科技主帅、新的长征、永远的怀念。聂帅的亲笔题词——江津是个好地方,不仅表达了聂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火热情感,也激励着江津人民努力工作,为家乡、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奋斗。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2.聂荣臻元帅故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聂荣臻元帅故居原名石院子,坐西向东,三重堂建筑,共有房屋17间,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在此出生并生活了15年。

聂荣臻元帅故居

3.陈独秀旧居(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江津区几江街道鹤山坪,原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特科贡士杨鲁丞的故居,俗称“杨家大院”。院子四周以条石圈砌成丈余高的石墙,又称之为“石墙院”。其复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极具清代川东民居特色,坐南向北,占地面积24亩,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陈独秀于1938年来到江津,1939年应杨鲁丞后裔邀请入住石墙院整理杨鲁丞遗著,1942年5月27日逝世于此,享年63岁。

陈独秀旧居,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陈独秀一生最后的寓居地,是中国最为完备的陈独秀史料库。展陈从历史、人文、理性、生态、感悟五个命题展开,凸显陈独秀坎坷人生与人文灵魂,竹林和碑亭景观融入清高气质,以12棵景观生态大树,代表陈独秀在石墙院每一年的12个月份,石墙周围种了63棵寿桃树,代表陈独秀度过的63载春秋

陈独秀旧居


十一、城市荣誉


1996年12月,江津市获得原国家体委第二批命名的“全国武术之乡”称号;

2000年1月,江津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2003年12月,江津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2004年12月,江津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4年12月,江津荣获“中国花椒之乡”称号;

2007年7月,江津区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2012年1月,江津区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2012年3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江津区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也是第五次获此殊荣;

2012年6月,“中国长寿之乡·重庆江津”新闻发布会暨授牌仪式上,中国老年学学会秘书长翟静娴宣布授予江津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3年6月,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隆重召开,江津区在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明显,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称号;

2013年12月,江津区受到国家地震局表彰,授予“2013年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称号;

2015年1月,江津区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5年3月,江津区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5年9月,江津区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称号;

2016年7月,江津区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也是该区第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

2017年10月,江津区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富硒美食之乡”称号;

2017年12月,江津区滨江新城被推选为“中国生态宜居新城”;

2017年12月,江津区被中国产学研促进会正式授予“中国生态硒城”称号。


责任编辑:杨溁璐
“最江津”APP下载
“最江津”APP——看新闻、找工作、找房子、网络问政……